日本水产行业刚从两年的寒冬中稍有回暖,此刻再度被推入冰点。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1月1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由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台湾等重大问题上的错误言论引起中国民众强烈公愤,“当前形势下,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这一表态是对日媒关于“中国已向日方通报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报道的正式回应。
日本广播协会(NHK)当日早前报道称,中国政府已通过正式外交渠道向日本通报了这一决定。中方在通报中提及需要对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处理监测进行全面评估。
01、 技术材料缺失与政治言论触碰红线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指出了暂停进口的两大原因。
技术层面,日方未能履行其承诺的输华水产品监管责任。毛宁明确表示:“日方此前承诺履行输华水产品的监管责任,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这是日本水产品输华的先决条件。但是日方目前未能提供所承诺的技术材料。”
政治层面,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的涉台错误言论是直接导火索。毛宁强调,“近期由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倒行逆施,在台湾等重大问题上的错误言论引起中国民众的强烈公愤。”
中方的通报中提及需要对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处理监测进行评估。而日本共同社分析认为,此举显然是针对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论调的反制措施。
02、 从全面禁令到短暂恢复
日本水产品对华出口的困境并非突然出现。
2023年8月,日本政府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进程,中国政府随即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经过近两年的科学评估与多轮协商,2025年6月,中方决定优化调整政策,恢复除福岛县、宫城县等10个高风险都县外的水产品进口。
本月初,日本才刚刚重启对华出口扇贝、海参等产品。这批刚刚恢复的出口业务如今面临再次冻结。
03、 日本水产行业再受重创
中国市场对日本水产行业至关重要。数据显示,中国曾长期占据日本水产品出口市场的42%份额,巅峰时期每10斤出口水产就有4斤销往中国。
在进口禁令出台之前,中国市场占日本海产品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以上。这一突如其来的暂停对渴望重返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来说是“沉重的打击”。
日本农林水产大臣铃木宪和19日透露,已有近700家日本出口商申请重新注册以向中国发货,但迄今为止只有三家获批。
04、 经贸合作离不开稳定的政治环境
中日关系正面临严峻考验。毛宁在外交部记者会上严肃指出:“如果日方拒不撤回(错误言论),甚至一错再错,中方将不得不采取严厉坚决的反制措施,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日方承担。”
此次水产品暂停进口事件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经贸合作离不开稳定的政治环境。中方通过贸易领域的精准反制,清晰表明核心利益不容妥协、红线不可触碰的立场。
日本若想恢复水产品对华出口,不仅需要在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提供令人信服的监测数据,更需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停止任何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
日本全国渔业协会已紧急召开会议,呼吁政府正视中方核心关切。共同社报道称,根据中方意向,有关恢复日本牛肉对华出口的政府间磋商也已中止。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表态已经明确了未来走向:“当前形势下,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 日本水产行业能否迎来下一个春天,如今取决于日本政府能否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作出正确选择。